蓝海亿观网2020年12月10日 337
“亚马逊上年入300万,但已开始水土不服”
在每一个跨境电商电商平台的“蛮荒时代”,新入者总是能收割到最多利益。
然而,这些刚开始狠赚一笔的人,未必是笑到最后的人。
江颖就是这样的一位的卖家。
2017年,江颖随着中国卖家大军涌到Shopee上开店。 那时的Shopee是个掘金场,但凡及时进场的卖家,很多都赚到了钱。
巅峰时候,江颖开了500多家店铺,通过软件,在淘宝、1688上找到商品,大量复制、黏贴,将货搬运到Shopee上,只要铺开货物,一年下来基本是稳赚。
“早两年,卖家数量有限,SKU不多,Shopee只恨‘流量太多,卖家不够’。那时候别说什么运营,只要上产品的速度够快,就会蹭蹭出单,哪还需要其他运营手段?
“一个新店从上新货到月销30万,一分钱推广费没花,一个折扣都没打,只要埋头上货就可以了”江颖回忆起那段“粗暴出单”的岁月,意犹未尽。(文末扫码,入精英卖家交流群,领学习资料)
然而,从去年开始,情况开始不乐观了。
江颖分布在各个站点的500多个店铺,如今已经陆续关停,只剩下10来个店铺还在运营。
一方面,Shopee卖家数量急剧增长,竞争越发激烈;另一方面,Shopee自身基建跟不上订单数量增长,退货率增加,Shopee开始收紧政策,对卖家店铺提出更严格的要求。
Shopee注册店铺下店的速度变慢了,从两三天下店铺,现在一个月可能还在审核或者审核不通过。
店铺紧缺,甚至催生了Shopee账号的灰色市场,购买的卖家也不在少数。
毫无疑问,官方对于新卖家没有那么友好了。
如今月销100万,跟当年月销100万,付出的成本和努力,何止几倍!
“出现问题的时候,我也积极想过解决方法,也认真研究了平台规则,并成功操作了一两个店铺。但是奈何之前大规模店群,海量铺货大把赚钱习惯了,让我一时改也改不过来。 ”江颖告诉《蓝海亿观网egainnews.com》。
像江颖这样的习惯了平台红利期赚快钱的卖家,在平台生态升级的时候,水土不服而逆水行舟的卖家,在每个跨境电商平台上都有。
其实,每个平台在起始阶段都会任卖家野蛮生长,给予大量的免费或者低价的流量扶持,对卖家违规行为,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但随着卖家增加,SKU日渐丰富,平台必然会甩掉“粗放式发展模式”,在整个生态上进行升级。
如果躺在红利期赚快钱的卖家,没有跟上节奏进行升级,定然也会平台所抛弃。
深圳亚马逊卖家夏平,也经历了这一艰难的蜕变过程。
夏平2013年踏入亚马逊行业。
夏平透露,那时只要会铺货,懂跟卖,都能出单。完全不需要做什么选品,从淘宝上找好卖的标品普货,然后1688上直接对接工厂拿货源,上架,买ASIN数据报告,针对几个核心关键词按节奏刷单,一个月500单起,review控制在百来个,一个产品基本就稳了。
2016年,夏平不再满足于为别人做运营,带着打工赚到的20万,义无反顾投入自主创业中,成为众多亚马逊店铺中小老板中的一员。(文末扫码,入精英卖家交流群,领学习资料)
那时,纯铺货模式已经有些力不从心,亚马逊名义上进入精品运营的时代。
虽然亚马逊已经开始审查刷单行为,但尚未有十分有效的措施,或者说,亚马逊尚舍不得与刷单行为做彻底的切割。
夏平团队五个人,又开始了“精品店铺模式”下的刷单行为,不会那么明目张胆,讲究一点技能、技巧。
在这一模式下,夏平团队过得十分滋润,年入300万不在话下。
然而,在2018年开始,亚马逊收紧政策,更加严厉地打击刷单行为。
就在春节回来这几天,卖家们的心情跌入谷底,亚马逊打出连环拳,封号、产品下架、刷单警告……一波接一波。
夏平团队多个店铺中招,遭受系列损失后,只能勉强能够维持盈亏平衡。
此时的夏平,才意识到非要转型不可,计划深耕供应链,打品牌,开私模,打产品差异化。
然而,习惯了海量刷单,再加上做了几年普货标品,夏平的团队感到水土不服,对选品的敏锐度也十分低下。
虽然经过两年的挣扎,夏平团队渐渐走出粗放式运营的困境,但在深耕供应链方面,依然在艰难前行。
相比之下,一些同行卖家一开始就选择了真正的“深耕供应链”的精品路线,已经在亚马逊上真正地站稳了脚跟。
排名稳定,单量可观,甚至在与工厂、物流商谈判时都有了主动权,可以拿到较长的账期,把压款风险转嫁到了别人。
独立站卖家施航也是“粗放运营模式”的受害者。
“我们做爆品的独立站,不存在什么精细化运营,暴力推广就是了,”施航说。高峰时刻,公司某个爆款产品,一夜烧了20万美元的广告。
这些烧出去的广告,也一度让团队赚到了钱。
然而,今年开始,Facebook生态大变,新政频频,整体大环境越发严厉,一朝之间,封掉了无数个广告账户,并大规模打击不实信息,将许多独立站域名列入黑名单。
施航向《蓝海亿观网egainnews.com》透露,大部分深圳独立站卖家见风向不对,已经纷纷开始转型,做起了精品独立站运营了。
经营独立站的工程量比开亚马逊店铺要浩大得多,而做精品独立站,又比做爆款独立站更耗费精力。没有深入的行业积累,没有巨额的资金投入广告,施航感觉整个团队根本无法跟上行业转变的脚步。
更重要的是,习惯了做爆款,推流量,拉融资,再推爆款,施航团队根本无法沉下心好好钻研整个产品线的选择、流量获取的打法。
“挺迷茫的,不知道前路怎么样,”施航说。
在社会学中有一个概念,叫路径依赖,可以很好地解释“人在面对环境变迁并需要转型时候”的副作用。
道格拉斯·诺斯首用路径依赖理论。
所谓路径依赖,就是人习惯于依赖以往成功的经验,从而在一条路径上越走越远,难以戒除。
美国铁轨的宽度,是2000年前两匹马屁股并列在一起的宽度决定的,这也是路径依赖的结果。
美国铁轨的宽度,可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。
罗马人的两匹马宽度,是四英尺八英寸半,他们将战车车轴也设为这一宽度。
后来,罗马帝国横扫欧洲大陆,打到英国的时候,把道路宽度也设计成两匹马并列的宽度,也是四英尺八英寸半。
英国道路的这一宽度,一直延续到后世。
随后,英国搞出了第一辆电车。为了省钱省事,避免对旧道路进行大规模整修,英国人又将电车车轨的宽度设计成当年罗马人的车轴宽度一样。
接着,英国第一条铁轨的设计者,之前是电车轨道工,因此又沿用了电车轨道的宽度。
再后来,美国第一条铁路由英国人修建的,继续沿用英国铁轨的宽度。
就这样,一个惯性,不断延续,一直延续到了2000多年。
在经济上,一旦某个人用一种成功的套路,获取足够的利润,他就会不知不觉地强化这个套路的核心思想,直到最后,陷入了积重难返的境地。
如果方向对了,尚且影响不大,如果方向错了,人很难在新环境中戒除这种依赖性。
比如,上文提到的三个跨境电商从业者,在面临大环境变迁的时候,要么选择放弃,要么选择痛苦转型。
如此看来,其实许多被跨境电商卖家“奉为真理”的运营手法,其实存在巨大隐患。
表面上看,刷单是高风险,高效率的运营手段。
但实际上,刷单还是高成瘾性的运营手段。比如,眼下单量下滑,靠刷能一时解决。再次遇到单量下滑,卖家习惯性地还是会先“刷”。
一旦刷单奏效,并成为习惯,那么会有多少卖家认真思考单量下滑背后真正的原因,真正去对症下药?
因此,运营思维的惯性,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运营者的思考能力。想要戒除这种靠一套打法打遍天下的固化,需要卖家不定期复盘运营思路,深究遇到的问题根源,反思是否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法。
或者,从一开始就找到最正确的方向,一路依赖这种“正确的路径”。
然而,实际上要找到这种路径,难度十分巨大。
以诺基亚为例,坚持产品质量至上有错吗?
没有,完全正确。但在更先进的路径“革新”面前,“质量”路径又显得那么无力,不堪一击。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产品“革新”永远是第一阵列的路径。唯一不变的事情,就是变化。想要在行业中长久立足,卖家要学会走出舒适区,打破思维惯性。
许多看似有用的运营技巧,其实都只能在当下环境起到一定效果,一旦环境变了,那么这些“套路”就会成为累赘。
早在2013年之前,亚马逊是什么样的香饽饽?
敢铺货,就能出成绩。当时,做亚马逊并没有什么“精品”和“铺货”的概念。
真正开始出现“精品”概念,在2014年前后。而当时的亚马逊,“精品”还不是主流,但显现出了别样的生命力,成为了部分新卖家在大企业夹缝中生存的重要手段。
随着亚马逊上精品卖家的增加,亚马逊将越来越多的流量倾斜给精品,那些体量不是很大的铺货卖家竞争力开始下滑。
及至2017-2018年期间,如赛维等大企业也栽跟头,大多数人才清醒地意识到铺货模式已经进入了瓶颈阶段,后续入局的卖家想要在通过铺货模式做大做强,难度成百上千倍地增加了。
老牌铺货大企业在精品大军的冲刷下,市场份额日薄西山,亚马逊迎来了所谓的“精品时代”,尤其是DTC品牌迎来巨大的机会。
所谓DTC品牌,就是直面消费者的品牌,产品有同一个公司设计、生产、营销和销售的,摆脱中间商,减少成本和环节。
在亚马逊上,DTC品牌对产品线非常专注,SKU数量不多,重视产品的设计,功能性等,同时注重社交媒体营销,重视消费者体验。
在刷单方面,亚马逊同样也经历了转变。
2015年开始,亚马逊就注意到中国卖家的刷单行为。
为此,亚马逊也不是没有任何动作。
2016年,亚马逊规定消费者一周只能提交5次评论,从源头上限制刷单行为。
从2017年开始,每逢大促前夕,亚马逊都会大规模删除评论,加大了对刷单的打击力度。
2018年,因为严惩刷单,亚马逊关闭了一大批中国卖家账号,为此还被中国卖家“上门维权”。
再到2019年,亚马逊推出一键留评、request a review功能、隐藏部分卖家信息等动作,进一步加大对刷单、索评行为的控制和打击。
本质上来说,推动卖家减少刷单量,甚至推动部分卖家进行纯净运营的,一直都是亚马逊在构建的购物生态和购物环境。
这样的升级迭代,也不仅仅局限在亚马逊上。
各个平台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,都会对平台环境进行肃清,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。
Shopee对台湾站点的卖家实行越来越严格的惩罚制度、Lazada在阿里接手后开始严格控制卖家入驻数量和开店数量等等,这些都是平台自身优化必然会出现的结果。
作为卖家,只能去适应越来越正规的平台环境。
都知道“灰色”不好,“过时”无用,但没到生死关头,许多人仍然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,能“赚”一日是一日地过日子。
“依赖”的感觉确实舒服,但若无法挣脱,大环境迟早会对其做出惩罚。(文/跨境电商新媒体-蓝海亿观网egainnews)文末扫码加跨境电商运营精英交流群,对接跨境电商优质资源。Coupang、Wayfair 、MercadoLibre等平台入驻,品牌文案策划及全网推广、电商培训和孵化等服务,请联系我们。不得擅自改写、转载、复制、裁剪和编辑全部或部分内容。
版权说明:蓝海亿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活动。如当前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请联系客服申诉处理。
蓝海亿观网跨境卖家交流群!
跨境24H头条资讯,关注跨境平台最新政策推送行业最新动态。
全球跨境市场分析、电商政策及选品思维逻辑解读。
知名跨境大卖财报分析,真实案例分析站内站外引流促单实操技巧!
扫码入群,与同行共赢
留点想法
评论列表(0条)
蓝海亿观网2021-06-11
蓝海亿观网2024-11-04
蓝海亿观网2021-03-05
蓝海亿观网2022-06-16
蓝海亿观网2021-05-18
蓝海亿观网2020-07-09
蓝海亿观网2020-09-07
蓝海亿观网2021-08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