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马逊卖家五一惊魂:新一轮封号潮来袭,如何应对?

蓝海亿观网2025年05月08日 0

五一假期刚刚结束,不少亚马逊卖家却迎来了一个“噩耗”——账号被封。

多位卖家在五一期间收到亚马逊的通知,因违反《商业解决方案协议》第3条,账号被停用,商品信息被删除。这已经不是亚马逊第一次在大促前进行大规模的合规整顿,尤其是针对新注册账号和大龄法人账号的审查。面对这一波“封号潮”,卖家们该如何应对?

亚马逊大面积扫号的背后

五一假期期间,亚马逊对北美、加拿大、欧洲等多个站点进行了大规模的账号审查,尤其是新注册的、注册时间不到一个月且没有订单的账号成为了封禁的重点对象。许多卖家反映,账号还未完成基础设置时就被判定为“不活跃账号”或“违反平台政策”而遭到停用。

亚马逊的这一举动被业内卖家戏称为封号“杀手锏”。有卖家表示,这可能是亚马逊在大促前的一场大规模合规整顿行动,旨在清理不活跃账号和违规账号,确保平台的健康发展。

触发封号的原因

根据卖家的反馈,触发亚马逊第3条协议的原因可能包括侵权、虚假信息、不活跃账号等。尤其是在Prime Day即将到来之际,亚马逊的扫号行动变得更加频繁和严格。

此外,亚马逊还新增了视频验证环节,要求卖家按照要求完成验证,以提升账号的存活率。系统会自动标记一个月内没有运营的账号,对于非活跃账号的判定标准也变得更加严格,如果10天内没有登录账号,就会触发审核。

各站点的具体整顿措施

北美站

北美站的重点是清理新注册的、没有订单的账号。许多卖家反映,账号还未完成基础设置时就被判定为“不活跃账号”或“违反平台政策”而遭到停用。

加拿大站

加拿大站的整顿重点是AML反洗钱认证的升级。卖家必须提交护照、银行流水、法人声明以及受益表这四类文件,并且银行账单必须完整且不能遮挡任何信息。根据PCMLTA法案的规定,如果60天内没有完成认证,账号将被暂停销售。

欧洲站

欧洲站则开展了高龄法人清退行动,重点清理法人年龄超过65岁的账号,打击利用退休身份避税的行为。同时,为了配合欧盟的DSA法案,加强了实益披露的要求。

卖家的应对策略

面对这一波“封号潮”,卖家们该如何应对?业内资深人士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:

1. 尽快完成品牌备案和FBA入仓

新账号注册后,尽快完成品牌备案和FBA入仓,可以提升账号的安全性,减少被封的风险。

2. 建立云端加密的合规档案库

将护照、银行流水等重要文件妥善保存,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及时提供。

3. 准备律师函作为佐证

如果遇到二次审核,准备律师函作为佐证,可以提升账号的存活率。

4. 视频验证必须由本人亲自完成

视频验证的容错率非常低,不到30%,因此必须由本人亲自完成,确保回答准确无误。

5. 关注亚马逊的政策更新动态

时刻关注亚马逊的政策更新动态,确保店铺产品和运营都符合规定,避免因违规而被封号。

视频验证的重点

截至目前,根据多家跨境服务商及卖家社群反馈,北美、欧洲等主要站点超万名卖家遭遇账号封禁,受影响账号中超六成主体为中国跨境企业,涉及3C电子、家居用品等Prime Day重点类目。

视频验证的重点包括法人真实性、供应链完整性及主体关联性三方面。参与验证的卖家需完成实时问答,语调自然流畅,避免照稿宣读。问题清单主要涉及公司注册时间/地址、股东构成/法人基本信息、店铺运营主体性质、业务运营类、主营产品类别及特征、供应商信息及合作凭证、品牌授权/侵权规避措施等。

行业的合规化趋势

从行业角度来看,全球电商从“野蛮扩张”转向“规则治理”的时代已经到来,合规经营将被视为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。卖家们在备战会员日的同时,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合规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,确保店铺产品和运营都符合规定。

版权说明:蓝海亿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活动。如当前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请联系客服申诉处理。

分享至:

蓝海亿观网跨境卖家交流群!

跨境24H头条资讯,关注跨境平台最新政策推送行业最新动态。

全球跨境市场分析、电商政策及选品思维逻辑解读。

知名跨境大卖财报分析,真实案例分析站内站外引流促单实操技巧!

扫码入群,与同行共赢

留点想法

评论列表(0条)

简介:跨境电商门户型新媒体及生态服务平台,滚动报道跨境电商最新资讯,分享行业动态、运营技巧,构建跨境电商行业互联网流量入口。